我的一九七六
作者:老姜
公元1976年,對中國來講,絕對是不平常的一年,而對我個人來說,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
1974年底,我們唱著《閃閃的紅星》主題歌走進了解放軍這所革命大學校,駐扎在歷代三關(偏關、雁門關和寧武關)之一、寧武關的所在地---寧武縣。
寧武縣是山西省忻州市所轄的一個縣。聽連長講,寧武關是三關中歷代戰爭最為頻繁的關口。當時北方匈奴只要南下,必經三關:偏關由于有黃河作為天險,只有冬季匈奴的騎兵才可以踏冰而過,而雁門關以山為天險,騎兵難以突破。寧武關依傍的恢河是季節性河流,在恢河斷流的季節,匈奴騎兵就可沿河谷揮師南進,直抵關下,當時恢河河谷可容“十騎并進”,所以大多數時候,寧武關成為北方匈奴進軍中原的主要戰場。
如今,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同蒲鐵路就從我們營房后邊穿過,加上公路通向四方,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五六五團駐防繁峙,五六六團駐防代縣,我們是五六七團駐扎在寧武,炮團駐防到了崞陽,師部在原平,軍部在太原。從布防上來看,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大概是1975年1月,部隊傳達中央文件,鄧小平同志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和軍委總參謀長,并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當時部隊官兵群情振奮,接踵而來的好消息是:鄧小平及時提出了以“三項指示為綱”,(學習理論、反修防修,安定團結,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大刀闊斧的“整頓”工作開始經羅密鼓地進行!
鋼鐵行業要整頓。鄧說:“美國、蘇聯和日本咱都不要講。連小小的羅馬尼亞每年都是6000萬噸鋼,我們一個泱泱大國,每年才3000萬噸,夠干什么?打仗就是打鋼仗,沒有鋼怎么行?”
鄧說:“鐵路要整頓,一趟列車能晚點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老百姓怎么正常出行?不整頓怎么行?”
在軍委擴大會議上鄧說:“軍隊要整頓。現在我們的軍隊是‘腫、散、嬌、奢、惰’, 這樣的軍隊看起來強大,實際沒有戰斗力,外強中干!現在的部隊走不得路、甚至不會野炊,打起仗來怎么辦?我們部分干部只知道修建樓堂館所,小病大養、無病呻吟,……所以,部隊要整頓!”他甚至聲言要裁軍100萬,他說:“現在雖有戰爭危險,但一定時期內是和平壓倒戰爭,打不起來……”
因為長期戰備教育的緣故,這句話,我們不敢相信,但事后證明,這完全是正確的結論。
從此以后,部隊抓得更緊了。緊急集合成了家常便飯、野營拉練說是要練就鐵腳板,“優良傳統教育”成了長官的口頭禪,各行各業捷報頻傳,我們營房后邊同蒲線上的客車也不再晚點……
整個1975年雖是緊緊張張,但是,一切都變得那么充實和大有希望!
我和我的戰友帶著“整頓”的碩果滿懷信心的走進了1976年,誰也沒料想,剛剛跨入1976年,就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這個不幸的消息讓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灑落到胸前,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竟然放聲大哭了起來。下崗時發現,整個營房已哭聲一片……
由于接到上級通知,不能設靈堂,不能戴黑紗,我和戰友只好把《解放軍報》第一版上刊登的周總理照片掛在墻上,自覺地默哀,寄托我們的哀思。
從連隊電視的畫面上看到,追悼會上是鄧小平為周總理致的悼詞。參加追悼會的規模也不大。我們很納悶,一個泱泱大國的總理逝世,追悼會竟然寒磣到如此地步!
沒過幾天,又傳達了一個中央文件,是傳達毛澤東對清華大學劉冰來信的批示,說有一股右傾翻案風,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要進行反擊。“轟轟烈烈”的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由此正式拉開序幕。由于鄧小平停止了工作,全面檢討,他致悼詞的周總理追悼會紀錄片“理所當然”地被打入冷宮。(后來粉碎“四人幫”以后的中央文件里說這是他們的一個陰謀。)
軍隊整頓停止了,接踵而來的是政治學習,反擊右傾翻案風。什么“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寧要社會主義的晚點,不要資本主義的正點,寧要社會主義的白卷、不要資本主義的高分……”等謬論也冠冕堂皇地成為時髦。凡是好的都是資本主義的,不但不要,還要堅決批判。從此,我們營房后邊同蒲線上的客車又開始沒了準點……
1976年的3月,我們連被莫名其妙的調到了北京,在海淀區南辛莊住了下來。后來才知道,北京軍區(在八大處)要建一座通訊大樓,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建筑公司搞建筑。
4月,我們突然接到通知,軍人不準隨便外出。我當時在連隊當文書,相對比較自由。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好,要去北京301醫院就診。301醫院當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從海淀區南辛莊坐車到動物園,再換車去醫院正好要路過長安街。好家伙,只見天安門廣場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我出于好奇,就提前下車步行到天安門廣場。只見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人山人海,他們獻花籃、送花圈、貼傳單、題詩詞,所有的活動只有一個內容,那就是悼念周總理,擁護鄧小平,聲討“四人幫”。只見人頭攢動、花圈堆積如山,其中有首鋼送的一個花圈,是用鋼材做成的,竟然有八噸多重。據說是怕人給清理走!人們有的在高聲朗誦,有的在快速抄寫,有的在四處游看、有的在擦拭眼淚……
原來,清明節快到了,人們在悼念自己的總理!由于時間關系,再加上連隊先前傳達過上面的指示,我只看了幾眼就快步離開了······
周總理逝世后,當時的副總理鄧小平排在最前,張春橋緊隨其后。鄧小平倒了,就該張春橋上了,誰知這正是人們所擔心的。
有一天,我到我的老指導員李東家看望老首長。他轉業后分配到首鋼一個分廠的供應處,中午吃飯的時候談起了鄧小平和張春橋。他說:“我們首鋼人對鄧小平有好感,這個人是腳踏實地干事兒的。張春橋就不一樣了,奸詐得狠!”他舉例說:“鄧小平在中央日常工作會議上說,國營企業“夫妻長期兩地分居問題要解決,參加工作幾年了、還是學徒工資,這個問題要解決。”會后張春橋立馬通知上海的徐景賢立即辦理,動作要快。等上海剛剛調整結束,還沒輪得上北京著手,形勢就急轉直下。張春橋馬上掉過頭來公開批判,說這是用小恩小惠拉攏腐蝕工人階級隊伍,北京的工作只好停下。這一下可把北京人氣壞了!尤其是首鋼的工人。
毛澤東好像了解了什么,沒有讓張春橋接任總理職位,而是提議當時排在第七位的副總理華國鋒為黨的第一副主席、國務院代總理。這一下讓張春橋傻了眼,也讓北京人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當時的張春橋是權傾一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雖說小道消息說他和中央軍委的元老們有隔閡,但自己仍然不敢多嘴。
幾乎所有的人都跑到了院子的空地上。這時,我覺得右手的食指有點疼,仔細一看,指肚被拉開一半,我急忙用壓迫止血法強制止血。突然,只見一個赤裸的女子從樓道里跑了出來,她顧不得羞恥,雙手捂面發出一陣陣尖叫。
原來,這是副指導員的妻子!夫妻重逢卻趕上了地震,好不尷尬,指導員趕緊找了一件衣服送了過去。
這次地震哪里是中心,震源在哪里?當時大家都不知道。直到下午才傳來消息,7月28日北京時間03時42分,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地震,北京、天津也有較強震感……很多人不知道,這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據說當時華國鋒還在中南海徹夜辦公。地震發生后,他立即讓秘書打電話查問地震局值班室是怎么回事,值班室說現在他們也不知道震源在哪里,作為總理也只能等待來自各方面的消息。
天剛蒙蒙亮,一輛大解放飛車闖到中南海門前,口口聲聲說要見華總理,警衛只好請示后放行。這名大漢見到華國鋒就跪倒在地,哭喊著,“總理呀,唐山全完了,趕緊派部隊救救唐山的老百姓吧!”說完昏倒在地……
這名男子叫李慶林。他是唐山某運輸公司的調度干部。當時他在值班,巡查車場時突發地震。地震后的慘狀讓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一切報告給華總理。于是他就駕駛一輛解放牌汽車向北京方向疾馳……
北京戰友文工團曾把這個情節編成山東快書,名叫《李慶林飛車進京報災情》,并在駐京部隊巡回演出。
過了幾天,指導員在連部辦公室的辦公桌前,手里拿著一封信一個勁地搖頭。來信的是副指導員的妻子李云。她在信中堅決要求和副指導員離婚,并且要部隊給出具相關證明,因為是軍婚,沒有證明地方民政不敢辦理。
原來,副指導員和妻子夫妻重逢,二人深情地抱在一起酣睡。突發地震后,副指導員不但沒有保護妻子,反而在妻子要和他一起逃走時,他竟然踩著愛人的身子獨自一人逃了出去。她說,“實指望夫妻能相互攙扶、白頭偕老,誰知到了關鍵時刻他卻只知道顧他自己。他平時甜哥哥蜜姐姐的說得好聽,關鍵時候他不管別人死活,我寧可獨身,也絕不和這種人在一起!”
聽說李云態度很堅決,絲毫沒有商量的余地,最后二人還是離了。
這次唐山地震沒有慣常的小規模前震,而且發生于凌晨人們熟睡之時,絕大部分人毫無防備,造成二十多萬人死亡,重傷大約十五六萬人,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數之最。當時世界各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準備向我國派駐救援隊和其它援助,不知道什么原因全都被拒絕了,甚至還說,“地震毀了一個舊唐山,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重建一個新唐山!”
地震過后、余震不斷,人心惶惶。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不再住樓房,而是在一塊空地上搭起了一個個大棚。由于負責施工的唐山工程隊都回了唐山,工程只好停了下來。而我們也打好了背包,時刻準備奔赴抗震第一線。
7月的北京,天氣復雜多變。有一天夜里,忽降暴雨,把我們在地下放的臉盆都漂走了。我恰好剛洗了幾件衣服,還沒來得及晾曬,臉盆重,這才沒有被漂走。
這幾天,上級文件比較頻繁。記得當時文件中提到了建國以來幾次大地震的特點。邢臺大地震,地震中遇難的人數沒有第二年瘟疫死的人多;營口大地震,由于事前有預報,地震中遇難的人數沒有被打死的人多,他們都去發國難財,不打死他們打死誰呀?這次唐山大地震,要接受前兩次的教訓,第一,每個死者一個塑料袋,防止次年瘟疫發生;第二,地震期間要堅決維持好治安秩序,一旦有事,加重量刑。據說,海淀區有一個人從拖拉機上偷了個西瓜被判了兩年徒刑。還有一個年輕人,趁夜色竄到臨時帳篷強奸了一個婦女,結果被立即執行……
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各種事的處理都顯得格外小心,對各項制度自然也不敢僭越。就這樣,我們一直在地震的陰影中踟躇……
下午三點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世界發布了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的消息。只聽得會場上哭聲一片……